根据上海市202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政策,上海高中招生采取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统一招生录取三个批次,分阶段进行。下面内容是具体招生方式和流程的详细说明:
一、招生批次与录取顺序
-
自主招生录取(6月17-20日填报志愿)
-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市特色普通高中自主招生:
- 学生可填报2个志愿,学校通过综合测试(面试+能力评估)择优签约预录取,最终需达到市自主招生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
- 例如:上海中学、复旦附中、交大附中等校的自主招生规划占总招生规划的6%以内。
- 杰出体育学生/艺术骨干学生自主招生:
- 需通过资格确认,可填报2个志愿(体育类和艺术类可兼报),录取时需达到相应分数线(体育类与全市最低线一致,艺术类由学校设定)。
- 国际课程班和中外合作办学高中:
- 民办国际课程班非上海生源规划不超过50%,公办国际课程班需达到市最低线,民办需达到校定线。
- 中职校自主招生:
- 包括中本贯通(限上海户籍)、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等,按平行志愿投档。
-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市特色普通高中自主招生:
-
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
- 名额分配到区:
- 每区分配名额,学生填报1个志愿,按学业成绩(750分)和综合素质评价(50分)总分排序录取。
- 名额分配到校:
- 仅限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生填报2个平行志愿,录取制度与“到区”相同,但以初中学校为单位投档。
- 综合素质评价结局为“合格”即赋50分,不合格者扣分。
- 名额分配到区:
-
统一招生录取(最终批次)
- 1至15志愿:
- 按平行志愿投档,包含普通高中和中职校,学生可填报15个志愿,录取分数线由投档结局天然形成。
- 征求志愿:
- 未被录取的学生可参与剩余规划补录,民办国际课程班也可在此阶段补录。
- 1至15志愿:
二、考试安排与成绩构成
-
考试科目与时刻
| 考试日期 | 科目及内容 | 分值 ||——————-|——————————————–|——-|| 5月17-18日 | 外语听说测试、理化实验操作考试 | 外语150分(听说10分),理化实验15分 || 6月14日 | 语文、综合测试(物理/化学/跨学科案例分析) | 语文150分,综合测试150分 || 6月15日 | 数学、外语笔试、道德与法治 | 数学150分,道德与法治60分 || 4-5月 | 体育统一考试 | 30分(日常考核+统一测试) | -
成绩总分:750分,包含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综合测试(含理化实验)。
三、独特类型招生政策
- 港澳台及外籍学生:
- 港澳台学生按普通流程录取,外籍学生由区教育局根据成绩和意向安排入学,不可填报志愿。
- 杰出体育/艺术生:
- 需通过市级资格确认,录取时单独划线和流程。
- 中本贯通:
- 仅限上海户籍,录取线需达到普通高中最低控分线。
四、关键时刻节点
- 志愿填报:6月17-20日网上填报,6月21-22日书面确认。
- 录取时刻:
- 自主招生:6月25-27日综合测试,7月初预录取签约。
- 名额分配和统一招生:7月中旬至8月初分批投档。
五、注意事项
- 录取制度:自主招生录取后,后续志愿自动失效;名额分配和统一招生按“分数优先”规则投档。
- 同分排序:依次比较综合素质评价、语数外总分、单科成绩(数学>语文>综合测试)。
- 政策稳定性:2025年政策与2024年基本一致,招生批次、科目分值等未调整。
如需查询具体学校招生规划或分数线,可参考“上海招考热线”或各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