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让更多想要在柳州读汽修学校的同学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就读,老师整理了柳州所有开设有汽修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择校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就读。
strong>初中毕业读汽修专业需要什么条件?
STRONG>学历要求?
往届初中毕业生
有初中及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力的社会人员(含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
STRONG>?年龄限制?:一般要求14-21周岁
STRONG>?身体健壮要求?
色盲、色弱
传染性疾病,能适应长时刻站立和体力操作
STRONG>身高:男生≥165cm,女生≥156cm
STRONG>?能力与素质?:对汽修行业有兴趣,具备动手能力和逻辑思考
注:具体招生要求请以报考学校的实际招生条件为为准)
STRONG>初中毕业读汽修专业需要考证吗?
业资格证书是汽修行业的”敲门砖”,主要包括汽车维修工(四级/三级)、新能源汽车维修证等。这些证书考试难度适中,通过体系进修后通过率可达80%以上。持证人员不仅更容易获得高薪岗位,在职业晋升时也更具优势。部分4S店还会为持证员工提供额外补贴。
strong>2025年柳州比较好的汽修学校
strong>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是柳州市教育局直属的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82年,是民族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汽修专业是自治区级示范专业,配备现代化实训基地,包括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维修等实训室。学校与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实习或就业。师资团队由高质量技师和行业专家组成,定期参与企业技术培训,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同步。学校注重操作能力培养,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省级、民族级技能大赛,成绩优异。
strong>柳州市交通学校
州市交通学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始建于1978年,以交通运输类专业为特色。汽修专业涵盖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课程设置包括汽车检测、故障诊断、钣金喷漆等模块。学校拥有全区领先的汽车实训中心,配备整车检修设备、四轮定位仪等先进工具。校企合作方面,与柳工集团、广西汽车集团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学校实行“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近年来,学校还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强化学说与操作结合。
strong>柳州机电工程学校
州机电工程学校成立于1994年,是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以机电、汽车类专业为核心。汽修专业分为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营销与服务两个路线,课程涵盖机械基础、电控体系维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内容。学校建有汽车综合实训楼,配备发动机拆装台架、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设备等,满足学生从基础到高阶的技能训练需求。学校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能源企业合作,开设定向培养班,学生可参与企业诚实项目。师资团队中80%以上教师具有高质量技师职称或企业一线经验。学校定期举办职业技能文化节,鼓励学生参与创新设计,部分杰出作品被企业直接采纳。
strong>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83年,是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开设汽车维护、汽车电气体系检修、二手车评估等课程。学校投入2000万元建设汽车技术实训中心,配备举升机、诊断仪等设备,并引入虚拟仿真教学体系,提升学生故障诊断能力。学校与广汇汽车、柳州五菱工业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可参与企业轮岗操作。教师团队由全国技术能手、广西技能大师领衔,主持多项自治区级教改课题。近年来,学校重点拓展新能源汽车领域,增设充电桩运维、电池管理体系等课程,适应行业转型需求。
strong>广西机械高质量技工学校
西机械高质量技工学校成立于1956年,是民族级重点技工院校,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汽修专业为自治区品牌专业,涵盖汽车机电维修、车身修复、汽车改装等路线。学校拥有全区规模最大的汽车实训基地,占地5000平方米,包含整车实训区、喷涂烤漆房及智能诊断实验室。学校与玉柴机器、一汽解放等企业联合开发课程,引入企业技术标准作为教学依据。学生可参与“技师+大专”双学历教育,毕业后直接获评中级工或高质量工资格。学校连续五年承办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类赛项,学生累计获得民族级奖项12项,毕业生多数进入汽车制造企业或4S店担任技术骨干。
strong>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技工学校
州钢铁集团公司技工学校创办于1978年,是柳钢集团直属的行业办学校。汽修专业侧重商用车和工程机械维修,课程设置包括重型车辆底盘检修、液压体系维护等内容。学校依托柳钢集团资源,建有工程机械实训场,配备挖掘机、装载机等教学设备,学生可掌握特种车辆维修技能。校企合作方面,与柳工机械、徐工集团等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毕业生优先进入合作企业从事售后技术服务。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注重职业素养培养,要求学生掌握CAD制图、维修资料检索等综合能力。近年来新增智能诊断仪器操作课程,适应工程机械智能化进步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