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内容是关于《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固容规”)的释义及相关核心内容划重点,基于要求整理:
一、固容规的定义与目的
1.基本定义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是中国民族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固定式压力容器在设计、制造、检验、使用等全生活周期的安全管理要求,旨在保障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活和财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进步。
2.适用范围
同时满足下面内容条件的压力容器适用:
职业压力≥0.1MPa;
压力与容积乘积≥2.5MPa·L;
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职业温度≥标准沸点的液体。
排除范围: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氧舱等由其他专项规程监管。
二、核心内容解析
1.设计环节
要求设计文件明确材料选用、结构强度、安全附件配置等,并需加盖设计专用印章。
强调快开门式容器的安全联锁装置设计,以及金属材料的无延性转变温度参考标准。
2.材料要求
材料需具有可追溯性(如二维码、条码标识),确保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符合规范。
境外牌号材料需进行境内复验,验证其适用性。
3.制造与检验
制造单位需具备相应资质,单独出厂的受压元件(如筒节、封头)需接受监督检验。
采用应变强化技术制造容器时,需验证工艺并通过型式试验。
4.使用与维护
使用单位需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定期自行检查、档案管理、应急预案等。
定期检验分为年度检查和全面检验,超高压容器需由特定资质机构检验。
三、主要修订与更新
1.2016年版本(TSG21-2016)
合并了原《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2009)等7项规范,形成综合性技术文件,覆盖设计、制造、使用、检验全流程。
调整了适用范围,明确压力容器分类标准(按危险等级分为Ⅰ、Ⅱ、Ⅲ类)。
2.2021年修订
发布第1号修改单,优化安全监管措施,与《气瓶安全技术规程》同步实施。
四、实施意义
1.标准化与安全提升
统一行业技术要求,强化材料、工艺、检验的规范性,降低事故风险。
引入新技术(如基于风险的检验RBI、TOFD检测等),适应现代压力容器高参数化、复杂化动向。
2.经济与社会效益
促进工业设备安全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工损失。
为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提供合规路径,推动技术进步。
五、文件获取与参考
最新版本下载:TSG21-2016及修订文件可通过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或相关技术平台获取。
关联法规:需结合《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目录》等文件共同实施。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条款或技术细节,建议查阅规程原文或相关释义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