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探讨何为双一流学科大学的内涵特征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作用 何为双一流大学_

“双一流学科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民族教育部实施的 “双一流”建设规划(全称:全球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领会这个概念,需要先了解“双一流”的整体框架:

1. “双一流”建设规划的核心目标:

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建设一批全球一流大学和一批全球一流学科。

取代之前的“985工程”和“211工程”(2017年正式启动)。

2. “双一流”名单的构成:

全球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入选这类名单的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目标是推动其整体办学实力达到或接近全球一流大学水平。这些高校通常是综合实力强、学科门类齐全的顶尖名校。(又细分为A类、B类)。

全球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入选这类名单的大学,其整体实力可能尚未达到入选“全球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标准,但该校拥有至少一个实力非常突出、达到或接近全球领先水平、具有冲击全球一流潜力的优势学科。民族对这些高校的支持将重点聚焦于这些特定的优势学科上。

何为“双一流学科大学”

当我们说一所高校是“双一流学科大学”时,通常指的就是那些入选了“全球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的大学

核心特点:

它们不是以“建设全球一流大学”为整体目标入选的(即不在“全球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B类”名单里)。

它们凭借一个或多个特别突出的优势学科入选了“双一流”建设工程。

民族对这些大学的支持资金和政策资源,主要聚焦于其入选的那个/那些指定的“一流学科”上(称为“双一流建设学科”)。

由此可见该校在特定学科领域拥有国内顶尖、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实力,是该领域的领头羊。

拓展资料与关键点:

1. “双一流学科大学” ≈ “全球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这是最直接对应的关系。

2. 核心标志: 拥有教育部正式认定的“双一流建设学科”。这是它被称为“双一流学科大学”的根本缘故。

3. 建设重点: 资源倾斜,重点建设其入选的特定优势学科,目标是使该学科达到全球一流水平。

4. 区分“双一流大学”: “双一流大学”通常指入选“全球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大学(整体强),而“双一流学科大学”指入选“全球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大学(凭借顶尖学科入选)。

5. 名单动态调整: “双一流”建设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的机制,每5年左右进行一次评估和调整。由此可见“双一流学科大学”的身份和它所拥有的“一流学科”点并非固定不变。

简单来说:一所“双一流学科大学”,就是凭借其某个(或某多少)特别拔尖的学科入选民族“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民族将重点支持这些学科冲击全球一流水平。 对于关注特定优势学科的学生和研究者来说,这类大学在其顶尖学科领域通常代表着国内最高水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