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段引入
又到一年高考季,分数线陆续公布,志愿填报大战正式打响!每年这时候,总有一些”熟悉的配方”如期而至——扩招规划、新增专业、校企合作…今年高考这些新闻还是来了!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变化?考生和家长该怎样抓住机遇?咱们这就来盘一盘!
专业调整:硬核工科VS新兴学科成香饽饽
今年高校专业调整玩起了”加减法”:一边是计算机、核工程等”硬核工科”扩招,一边是29种全新专业登场。兰州大学直接扩招350人,重点倾斜电子信息类;郑州大学也追加150个名额。最抢眼的当属91所高校集体增设的”人工智能”专业,简直成了招生界的”顶流”!
不过要注意,有些专业悄悄”下车”了。选专业时别光看名字酷炫,记得查查目标院校最新招生简章。毕竟谁也不想报了个”听起来很未来”的专业,结局开学发现专业停办了吧?
培养模式:跨界混搭成新潮流
清华今年新增四大书院,60%新生将体验”文理工混搭”教学;北京二外更狠,直接推出”俄语+国际关系””新闻+英语”的套餐式培养。修满学分就能拿双学位,这波操作你觉得值不值?
更绝的是深圳大学”腾班”——和腾讯云合办,30个名额估计要抢破头。现在高校都流行”校企联名款”了,这种毕业即对接企业需求的”定制班”,你会考虑吗?
职业本科逆袭:分数线超普通本科成黑马
今年职业本科院校扩招到55万人!别再说”考不上本科才去职校”,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在浙江录取线超一段38分,比不少普通本科还高。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新开的”嵌入式技术”专业,直接教学生设计智能设备”大脑”,六成课程在产线完成,这培养模式够硬核吧?
填报建议:三个关键避坑指南
1. 警惕”网红专业”陷阱:人工智能虽火,但不同院校培养路线差异大,有的偏算法有的重应用
2. 抓住”政策红利”:定向培养班通常有就业保障,适合目标明确的考生
3. 新专业要验货:数字戏剧、虚拟空间艺术等前沿专业,建议实地考察实训设备
拓展资料
今年高考这些新闻还是来了,但变化中藏着新机遇。无论是跨界培养的双学位,还是”毕业即上岗”的校企班,关键要匹配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记住,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适合的选择。志愿填报还剩最终几天,你看准路线了吗?
(数据来源:教育部官网、各高校招生简章)